1984年,我们党举办了一个回顾历史的会议。会上,来自红四方面军的王必成讲出了一番让人震惊的话:
“许世友同志,现在想想,当初没听你的建议,才是明智的选择。”
到底是啥原因,让王必成跟许世友说了这样的话呢?他俩之间,到底有啥过往的交情或者故事?
【许世友和王必成,两人革命时期有何渊源】
在1984年的一次聚会上,王必成直接坦言:“那时候真不该听许世友的。”王必成和许世友之间,到底有啥矛盾呢?他们之间在革命道路上究竟经历过什么样的故事?
看看许世友和王必成俩人的革命经历,不难发现: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真的很深。要说为啥,首先因为他俩是老乡,都来自湖北麻城。
听说,许世友和王必成的家就隔了一条街。他们俩都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农民,因此对咱们国家的穷苦百姓有着很深的同情心。
1927年,黄麻起义由我党发动,许世友和王必成那一年都投身到了革命事业里。许世友比王必成大6岁,在这次起义中,他当上了赤卫队的领头人,而王必成那时候还是个小红军,也跟着许世友一起干革命。
在王必成看来,许世友是个既能打胜仗又懂得关心手下人的“老大哥”和领导,而许世友也对年轻的王必成特别关照,给了他不少照顾。
之后,许世友和王必成都自发地参加了红四方面军,一起走过了那段极其艰难的革命时光。到了1936年,因为张国焘的领导出了问题,红四方面军受到了影响,接着中央红军就开始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了批评。
不过,在这次批评里,有些情绪激动过头的人,把不满都撒到了许世友身上。许世友一怒之下,打算带着几个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,自个儿去南方搞游击战。
没多久,中央军委就知道了许世友打算带着队伍离开家的消息。按那时的军事规矩,许世友这样做就跟当了逃兵一样,会受到很重的惩罚,要是情节严重,说不定还会被直接枪决。
听到以前的老上司遇到大麻烦后,王必成领着不少红四方面军的弟兄们,跑到中央军委那儿求情,希望中央军委能念着许世友以前多次立下大功的份上,饶许世友一命。
这时候,被关起来反思的许世友也开始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。见到毛主席的时候,他一下子激动得跪在地上,求毛主席原谅他。
最后,许世友总算是逃过了处罚,迎来了他革命生涯的新起点。对于王必成和其他战友的救命之恩,许世友心里一直都非常感谢。
从那以后,许世友和王必成他们的战友感情越来越深厚。到了1946年,解放战争全面打响,许世友和王必成都当上了华东野战军里的纵队司令,他们跟着陈毅、粟裕四处打仗,建立了许多大功劳。
新中国建立后,许世友当上了南京军区的头儿,负责守护咱们国家江南这块地方的国防。打过抗美援朝的王必成,从朝鲜回来后,先做了上海警备区的司令员,没多久又被提拔为南京军区的副司令员,给许世友当帮手。
他们俩联手整顿和管理后,南京军区变得非常强大,在共和国的军区里数一数二。他们之间的深厚革命情谊,让周围的人都十分羡慕。
不过,很多人都没料到的是: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,让两个以前特别要好的战友,慢慢走远了,本来好像牢不可破的友情,也渐渐有了裂缝。
【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许世友、王必成走向决裂】
许世友和王必成,两人在战场上共患难过,是过命的交情。王必成以前帮许世友求过情,可以说是救过许世友的命。许世友呢,也对王必成有过不少帮助,提携过他。要是没有许世友,王必成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。
那么,到底是什么缘故,使得以前关系那么好的两个人,后来在历史上慢慢闹翻了呢?
20世纪60年代,咱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挺复杂的特殊时期。许世友看到南京军区周围乱糟糟的,心里很不爽,就自己找了个“生病”的理由,跑到广州去养身体了。这样一来,军区里的工作就落到了当时副手王必成的肩上。
那时候社会风波不断升级,王必成虽然只是军区的副职,但在处理各种事务时,经常得顶住巨大的舆论压力。
有些“红小将”老想找各种借口见王必成,还让他给签名。因为当时舆论压力大,王必成没办法,只好跟这些“红小将”打了些交道。
王必成跟红小将走得越来越近,这事儿不知咋的就传到了许世友耳朵里,说他想跟红小将联手,把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位子给夺了去。
看到国内当时这样的事儿经常发生,许世友信以为真,立马火冒三丈地赶回南京军区,跟王必成说了自己的憋气。
王必成心里头想说说自己为啥这么做,但那时候情况特殊,说啥都没用了,更别提许世友那脾气,一点就着。
之后,有些热心过头的红小将,还带着一群人,打算硬闯南京军区大院。这可把许世友气坏了,他火冒三丈地下了命令,让军区大院周围架上机枪,谁敢硬闯,就直接开枪。
王必成听到许世友的命令后,心里非常着急,连忙劝许世友说:“这些人虽然做法欠妥,但终究都是咱老百姓,咱们不能对他们动手动脚的,不然麻烦可就大了!”
经过王必成和其他人的好言相劝,许世友的气慢慢消了,可他和王必成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大了。
有一次,许世友开了个军事会议,他讲道:“红四方面军里有些老同志,一路走来革命到现在,可有些人革命信念却动摇了,甚至还敢不听上级的话,这种行为在我这儿是坚决不行的!”
许世友说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,大家心里都明白。那些清楚事情整个经过的人,多少都觉得王必成受委屈了。
不过,王必成在会议上一直沉默不语,默默忍下了这些冤枉。有人问王必成为啥不反驳许世友的建议,他回答说:“将领之间不和,历来是军队的大忌。许将军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憋屈,我哪有道理去阻止他说呢?”
1973年,在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时候,许世友特地跑到北京去见毛主席。许世友和王必成之间那点不和,连毛主席都稍微知道了一些。
毛主席耐心地劝许世友:“王必成是你以前的老战友、老同事,你就不能跟他和好嘛?”许世友委婉地拒绝了,毛主席听后很失落,说:“你要这么说,咱俩的关系可就没那么铁了。”
见过毛主席后,毛主席对许世友和王必成两人之间的相处挺担心。所以,后来许世友就被调去了广州军区,和王必成不再一起工作了。
不过,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许世友和王必成他俩的关系咋样。可惜的是,直到1976年毛主席因病离世,这两位以前关系特别好的革命老伙伴,还是没有和好如初。
【1984年,两人如何冰释前嫌】
王必成和许世友是关系特别好的革命伙伴,但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一些事情,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路。那么,到了1984年,他们到底是怎么放下过去的恩怨,又重新和好的呢?
1976年,毛主席因为生病去世了,之后王必成和许世友两人的关系就一直不太好。到了1979年,咱们国家和越南打了起来,邓小平就让许世友当总指挥。但考虑到许世友年纪大了,邓小平就想给他找个老帮手,这个人就是王必成。
不过,让邓小平意外的是,许世友对这件事的反应特别大。当他听说邓小平想让王必成做自己的副手时,许世友直接跟邓小平说:“要么他来,我走;要么我走,他来!”邓小平看许世友态度这么坚决,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他吃惊地知道,原来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去广州疗养那会儿,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王必成,并没有跟红小将们有啥别的打算,这让许世友慢慢明白过来:自己可能之前错怪王必成了。
1984年,在整理历史决议的会上,王必成逮着机会跟许世友说:“许世友同志啊,想想当年,真不该听你的。关于南京那事,你对我太粗鲁了,还误会了我!现在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没剩几个了,咱们得好好珍惜彼此的情谊呀!”
知道真相后,许世友心里五味杂陈,他热情地抓起王必成的手,动情地说:“王必成,真是个靠得住、能深交的好同志!”就这样,他们长达快10年的误会终于烟消云散了。
国汇策略-国汇策略官网-短线配资网站-股票股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